開站第一篇文章,就來聊聊我的修行行程。
感覺真的很不爭氣,別人修行都在衝鑽卡,只有我在修銀卡。
年初還在煩惱,怎麼補那一百五十幾分定級積分。
結果國泰在 2 月突然宣布:4 月起將停飛 曼谷-新加坡 這條擁有第五航權的航線。
這也就意味著,經典的「國泰東南亞五段票」即將走入歷史(之後會不會復飛,誰也說不準)。
既然恭逢其盛,那只好共襄盛舉了。
什麼是「五段票」?
簡單來說,因為國泰是香港的航空公司(順帶一提,跟中華民國某金控公司真的沒關係),
所有 外站出發 的航班,理論上都要回到 base(香港),才能再飛向下一站。
舉例來說,如果你想從新加坡搭國泰去曼谷,正常情況下,航班會是:
新加坡 → 香港 → 曼谷。
這樣雖然繞,但能拿到更多哩程與定級積分。
但如果這段路線擁有 第五航權,就可以直接從新加坡飛往曼谷,中間不必回香港,
大幅節省時間與成本。
而 國泰的 SIN-BKK 就是這種超值路線之一。
(關於第五航權的介紹可以去看看 Tripplus 的文章,這邊就不多說了。)

我的修行行程安排
所謂「五段票」,指的是這樣一趟經典結構的行程:
- 第一種飛法:
台北(TPE)→ 香港(HKG)→ 新加坡(SIN)→ 曼谷(BKK)[至少過一晚] → 香港(HKG)→ 台北(TPE) - 第二種飛法:
台北(TPE)→ 香港(HKG)→ 曼谷(BKK)→ 新加坡(SIN)[至少過一晚] → 香港(HKG)→ 台北(TPE)
這整趟最快 2.5 天可以飛完。當然,如果你有空,也可以在目的地多玩幾天。
我這次選的是 第一種飛法,理由很實際 —— 曼谷住宿比較便宜。
但說穿了,其實是因為:
我買票的時候根本不知道有第二種……
即然是修行,就表示這段行程對我來說 沒有旅遊成分。
目的地我完全不在意,重點只有一個:
把段數飛完,拿到該拿的定級積分,好讓我明年繼續保有銀卡資格。
成本分析:五段 vs 六段
一般大家在討論國泰五段票時,常見的說法是:
「用約 NT$26,000 拿到 15,500 哩 + 155 分定級積分」 —— 重點是搭 商務艙。
雖然是修行,也不用把自己搞太狼狽。
不過我比較沒用,這次買得晚,變成 last minute 的票,票價就高了一些。
我這張五段票實際花了 NT$30,329,
而且中途還耍蠢改票一次,成本墊得更高,這部分就不細算了。
但如果沒有第五航權,變成要多繞一段,票價會直接暴增至近 10 倍。
定級積分雖然多了 70 分(例如從台北再飛一段去曼谷的商務艙),但:
也 不能一飛保銀,不划算到不行。
我們姑且稱取消第五航權後的飛法為「六段票」,
以下是我自己粗淺整理的比較表格:
項目 | 五段票 | 六段票 |
---|---|---|
票價 | NT$30,329 | NT$214,538 |
獲得哩程 | 15,500 mi | 22,000 mi |
定級積分 | 155 分 | 220 分 |
每哩成本 | 約 NT$2 / mi | 約 NT$9.8 / mi |
每分成本 | 約 NT$196 / 分 | 約 NT$975 / 分 |
當然,這只是我簡單計算出來的版本,
如果有人有更專業或更精準的計算方式,也歡迎留言指教。
本次修行實際行程
於是乎在這個基礎上,我安排了本次修行的行程:
- 第一段:2025/3/25 21:15 TPE → HKG
- 第二段:2025/3/26 01:40 HKG → SIN
- 第三段:2025/3/26 14:05 SIN → BKK
- 第四段:2025/3/27 16:51 BKK → HKG
- 第五段:2025/3/27 22:55 HKG → TPE
(未來有空再來補寫每一段搭乘心得,這次就先記個底)